小型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的日常操作規范與維護要點對于確保設備正常運行、提高污水處理效果以及保障實驗室環境安全至關重要。以下是對其日常操作規范與維護要點的詳細闡述:
一、日常操作規范
1.操作人員要求:
操作人員應具備相關技術培訓和操作證書,熟悉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點。
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得擅自進行操作,且在操作過程中不得飲酒和吸煙。
2.設備啟動前檢查:
檢查設備的電源、供水是否正常,確保設備處于正常狀態。
清除設備四周的雜物,確保操作安全。
檢查設備的潤滑油和冷卻液的余量,若不足應及時添加。
確認設備各開關按鈕處于關閉狀態。
3.設備啟動與運行:
按照操作要求啟動設備,并逐一檢查設備運行情況。
在設備運行過程中,操作人員應注意觀察設備的運行狀態和參數指示,并做好記錄。
根據污水的特性和水質要求,調整設備的運行參數,如流量、泵速等。
4.設備停機與清洗:
停機前應先停止進水,按照程序逐項關閉設備,并斷開電源。
設備停機后,應按照相應程序進行清洗和維護,確保設備的衛生和整潔。
5.應急處理:
設備發生異常情況或故障時,應立即停機,并報告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操作人員應熟悉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和緊急停機措施。

二、維護要點
1.設備檢查:
定期巡檢設備的運行狀態、儀表顯示是否正常,注意觀察設備是否有異常噪音、振動、泄漏等情況。
檢查電氣控制柜內的接線是否松動、發熱,電器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檢查水泵、風機等機械設備的運轉情況,包括軸承溫度、潤滑油液位、密封性能等。
檢查傳動部件的連接是否牢固,皮帶是否松弛或磨損。
檢查閥門的開關是否靈活,密封是否良好,防止漏水、漏氣。
2.清潔保養:
定期清理設備的表面,去除灰塵、污垢和雜物,保持設備外觀整潔。
對容易積累污泥、雜物的設備部件進行內部清理,防止堵塞。
清理生物處理設備中的生物膜載體,保持生物膜的活性。
檢查污水管道和污泥管道是否暢通,如有堵塞及時清理。
3.潤滑維護:
按照設備說明書的要求,定期對機械設備的軸承、齒輪等部位進行潤滑。
對皮帶、鏈條等傳動部件進行定期潤滑,延長其使用壽命。
注意潤滑脂的加注量,避免過多或過少。
4.水質監測:
定期對進水水質進行檢測,了解污水的成分和變化情況。
嚴格按照排放標準對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進行監測,確保達標排放。
5.其他維護措施:
設備的潤滑油、冷卻液等液體應定期更換,確保設備的正常工作。
設備的運轉部件如發現異常磨損或其他故障,應及時更換或修理。
為操作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并在設備的危險部位設置防護欄、防護罩等安全設施。
小型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的日常操作規范與維護要點涉及多個方面,需要操作人員嚴格遵守和執行。通過規范的操作和有效的維護,可以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延長使用壽命,同時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并保障實驗室環境安全。